
「5A创建进行时」罗刚检查指导雷古山项目建设工作
4月27日,县委常委、官鹅沟大景区管委会主任罗刚带领管委会各科室、官鹅沟旅游公司、索道公司、项目施工方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官鹅沟大景区雷古山检查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索道项目、道路建设及旅游厕所规划布局等工作。罗刚一行从官珠沟两河口出发,徒步攀爬至雷古山,沿途查看了雷古山道路建设、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在索道项目施工现场,就站房建设、索道、配套设施等施工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通过实地查看,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汇报,详细了解了索道建设进展情况、项目现场管理情况,并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现场安排部署。罗刚指出,雷古山作为官鹅沟大景区三大核心游览区之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索道项目建设对
2021-04-30


官珠沟——张爷洞
张爷洞位于花儿滩和通天门之间,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山崖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天然的山洞,此洞虽然看似普通,但人们尊称它为张爷洞。相传大明洪武年间,明太祖封天下诸神,张都龙王即被封为十二龙王之一。张都龙王曾在官鹅沟修炼,他在“张爷洞”这个地方汲水修行。由于龙王掌管司雨,当地群众为了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因而将张都龙王供奉起来,常年祭祀,以求灵验。并把张都龙王汲水休息的这个石洞尊称为张爷洞。张爷在官鹅沟家家供奉,尤以立界山和河家堡两村尤为突出。
2021-06-29


官珠沟——盘龙峡
盘龙峡生成于张性断裂,与此同时,湍急的官鹅河历经亿万年时光冲刷切割最终形成了极为奇特的峡谷地貌,峡谷两侧岩壁以近乎垂直角度直插云霄,同时又幽深曲折,形似巨龙游走,因故得名盘龙峡。盘龙峡全长一百多米,峡谷最窄处仅有二十余米,总体呈波浪状“之”字形。游人在盘龙峡行进时,总感觉面对悬崖峭壁阻挡不可通行,然而,当我们走到拐弯处时眼前却豁然开朗,峰回路转,正应了那句古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盘龙峡因两侧岩壁高达百米左右,峡谷内日照时间极短,任何季节进入盘龙峡都是寒气袭人,但阵阵寒气更能让您对鬼斧天工的自然造化叹为观止。
2021-03-31


陇南影子腔
影子腔又称灯凋、皮影戏、梅花腔,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来源于甘肃西和、礼县一带,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末年。它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形式,又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创定了风格独特、适宜山区演出的“山戏”影子腔。解放后,影子腔作为正式搬上舞台的新剧种,进行了大量改革提高工作,创作了反映陇南农村新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曾多次参加甘肃省汇演,受到专家好评。
2021-03-31


官珠沟——通天峡
引入眼帘的这个峡谷既是“通天峡”,放眼远望,峡谷幽深不见尽头,仿佛通向遥远的天际,因此被称为通天峡。通天峡是古代木隆大王祭天的地方,每年8月15日,木隆大王带领所有寨民到这里杀牛祭天,祈祷未来自己的灵魂可以从这里升天。这里最早叫通天门,后人依据地形又叫成了“通天峡”。
2021-03-31


武都高山戏
初鱼龙镇人为纪念大将李文忠(大安爷)而形成了唱戏的习俗,把式舞亦在此情势下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随意演唱升华为在舞台上“敷演故事”的戏剧性表演,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高山戏。高山戏的表演具有社火场上“把式舞”跳、摇、扭、摆舞步动作的特点,剧目内容丰富多彩,多数剧目有宣扬仁义道德、教化育人的积极意义。2008年6月7日,甘肃省陇南市申报的“武都高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03-31


鹅嫚沟——庙沟
庙沟村以党建引领,果业支撑,游旅突破目标,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市场优势、产业活力、造血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创旅游与扶贫的双赢格局,加快推进庙沟村外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给道路加宽,建柏油路,大量种油菜花,格桑花等,修建2处观赏台,为油菜花节锦上添花。完成村民服务中心及健身休闲广场、赏花台、油菜花景区及油菜花主路四大项目创建,提高油菜综合利用价值。
2021-03-31


官鹅沟景色美如画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官鹅沟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得名于氐族青年官珠与羌族姑娘鹅嫚之间的美丽传说。雷古山则矗立于官鹅沟中,以其伟岸的躯体与博大的胸襟守护着世世代代的宕昌人。官鹅沟是一片纯洁的圣地,雷古山是这片圣地中的一座神山。“月洼松间篝火明,笛弄山风声声情。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缠绵心印心”。淳朴直白的诗句描绘出官鹅沟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人们对她的喜爱与向往。沟内山岭重叠,幽谷纵横,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飞溅。这里的湖水清澈透底,碧波在阳光下折射出不同的色彩,那些倒映在湖中的古树像一条条巨龙卧在湖底。官鹅沟的山水,不论任何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美,所以,不用问我什么时候去最好,因为任
2021-06-28
